..

王仁镐(893年—961年),邢州龙冈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将领。王仁镐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五朝,官至山南东道节度使、检校太师。建隆二年(961年),王仁镐去世,年六十九。

基本信息

本名:王仁镐

所处时代:五代→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邢州龙冈

出生日期:893年

逝世日期:961年

主要成就:历仕五朝,为政勤奋

官职:山南东道节度使、检校太师

爵位:开国公

人物生平

王仁镐于天祐十三年(916年)被安国军节度使李嗣源(后唐明宗)署任为牙校。天成元年(926年),李嗣源称帝,擢升王仁镐为作坊副使,累官为西上阁门使。

清泰(934年—936年),王仁镐被任命为右领军卫将军。

后晋天福(936年—944年)年间,平卢军节度使杨光远图谋不轨,朝廷于是命王仁镐为平卢军节度副使,以便对杨光远进行监视。两年后,有人在朝中诋毁王仁镐,他因此被改授为护国军行军司马。王仁镐刚到护国军数月,杨光远叛乱的消息便已传来。

后汉乾祐(948年—950年)年间,王仁镐历任昭义、天雄两军的节度副使。

乾祐三年(949年),枢密使郭威(即后周太祖)出任邺都留守后,奏请王仁镐担任副留守一职。等到郭威起兵时,王仁镐事先参与密谋。

广顺元年(951年),郭威称帝后,王仁镐受宰相王峻排挤,被外放为唐州刺史,后改任棣州团练使。

广顺三年(953年)三月,王仁镐入朝升任右卫大将军、宣徽北院使兼枢密副使。

显德元年(954年)正月壬辰日,王仁镐出任永兴军节度使。同日,郭威驾崩,后周世宗柴荣即位。七月,柴荣任命王仁镐为河中节度使、检校太尉。当时,殿中丞上官瓒在出使河中回朝后,认为河中地区上报的田赋数目不实,柴荣于是派上官瓒前往厘定。百姓为此困苦不堪,大多都逃亡其它州县。王仁镐见此情况,上表抗议,柴荣才下诏停罢此事。之后,王仁镐的继母去世,他离职为其服丧。

显德五年(958年)十二月,王仁镐被起用为安国军节度使。柴荣特地下诏:“所眷的襄国(邢州古称),实为你的故乡。赐予你龙节(此指节度使)之权,成全你衣锦荣归的美事。”听说王仁镐成为家乡邢州的节度使,州民都扶老携幼,前往邢州边界迎接他。众人四次献上锦袍,王仁镐不嫌麻烦,一次次更衣,并予以厚赏。他就职的第二天,就前往祖父、父亲的墓地探视,只见墓四周长满松树与槚树。王仁镐触景伤情,流泪哽咽,对亲信说:“仲由认为(高官厚禄)不如负米(指负米养亲,孝养父母)的乐趣,确实是如此啊。”时人都因此称赞他。王仁镐为政勤奋,“夙夜匪懈”。邢州盗贼猖獗,王仁镐派使者赠以束帛,加以晓谕。盗贼于是逃走,不再为盗。

显德六年(959年),周恭帝柴宗训即位。七月,王仁镐转任山南东道节度使,进封为开国公。

建隆元年(960年),北宋建立,王仁镐被加授为检校太师。

建隆二年(961年),王仁镐因病被召入朝。四月,王仁镐在归朝途中,于唐州的传舍逝世,享年六十九岁。

王仁镐性情端谨俭朴,信奉佛教。他所得的俸禄大多原来供奉神佛、施舍僧人,每天清晨诵读佛经五卷,有时到日暮才出来理政。从事刘谦责问王仁镐说:“您贵为节度使,不勤于政事、救助百姓,却孜孜不倦地侍佛,这是为什么?”王仁镐敛容致歉,丝毫没有恼怒的神色。时人都称他为长者。

人物评价

脱脱:太祖事汉、周,同时将校多联事兵间,及分藩立朝,位或相亚。宋国建,皆折其猛悍不可屈之气,俛首改事,且为尽力焉。(《宋史》)

储大文:(符)彦卿既俯首弭服,而周之信臣、宿将,成德郭崇徙平卢、晋州杨廷璋徙邠、陜州袁彦束手监军、西京向拱治园池声伎、(张)永德治丹药,王景、王仁镐辈,非甚耄老,即鞭棰使之,而无敢辞。(《存研楼文集》)

史料记载

《宋史·卷二百六十一·列传第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