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系统校正|机械控制工程基础 什么叫系统校正主要有哪些方法
绝绝子48人阅读
A.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 什么叫系统校正,主要有哪些方法
常用的基本方法有根轨迹法和频率响应法两种。 ① 轨迹法设计校正装置 当性能指标以时间域量值(超调量、上升时间、过渡过程时间等)给出时,采用根轨迹法进行设计一般较为有效。设计时,先根据性能指标,在s的复数平面上,确定出闭环主导极点对的位置。随后,画出未加校正时系统的根轨迹图,用它来确定只调整系统增益值能否产生闭环主导极点对。如果这样做达不到目的,就需要引入适当的校正装置。校正装置的类型和参数,根据根轨迹在闭环主导极点对附近的形态进行选取和计算确定。一旦校正装置决定后,就可画出校正后系统的根轨迹图,以确定除主导极点对以外的其他闭环极点。当其他闭环极点对系统过渡过程性能只产生很小影响时,可认为设计已完成,否则还须修正设计。 ② 用频率响应法设计校正装置 在采用频率响应法进行设计时,常选择频率域的性能如相角裕量、增益裕量、带宽等作为设计指标。如果给定性能指标为时间域的形式,则应先化成等价的频率域形式。通常,设计是在波德图上进行的。在波德图上,先画出满足性能指标的期望对数幅值特性曲线,它由三个部分组成:低频段用以表征闭环系统应具有的稳态精度;中频段表征闭环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如相角裕量和增益裕量等,它是期望对数幅值特性中的主要部分;高频段表征系统的复杂性。然后,在同一波德图上,再画出系统不可变动部分的对数幅值特性曲线,它是根据其传递函数来作出的。所需串联校正装置的特性曲线即可由这两条特性曲线之差求出,在经过适当的简化后可定出校正装置的类型和参数值。 不论是采用根轨迹法还是频率响应法,设计中常常有一个反复的修正过程,其中设计者的经验起着重要的作用。设计的结果也往往不是唯一的,需要结合性能、成本、体积等方面的考虑,选择一种合理的方案。
B. 经典系统校正 状态反馈校正 对比 各有什么优缺点
我也有这个疑惑,可能是state feedback method 限制比较多,既要能控有要能观,不然用不了
C. 系统校正有那些类型
根轨迹校频率校参考模型校频率反馈校复合校
D. 经典控制理论中系统校正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经典控制理论主要研究系统运动的稳定性、时间域和频率域中系统的运动特性(见过渡过版程权、频率响应)、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校正方法(见控制系统校正方法)。经典控制理论包括线性控制理论、采样控制理论、非线性控制理论(见非线性系统理论)三个部分。早期,这种控制理论常被称为自动调节原理,随着以状态空间法为基础和以最优控制理论为特征的现代控制理论的形成(在1960年前后),广为使用现在的名称。
E. 什么是控制系统的校正 试根据bode定理
在机械工程自动控制系统中,基本上都是最小相 位系统,而Bode定理是关于版最小相位系统Bode图与 系统频率权特性的关系的描述.对于系统性能校正很有用。 一般来说,开环频率特性的低频段表征闭环系统的稳态性能,所以低频增益要足够大,以保证稳态精度的要求;中频段表征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中频段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应以-20dB/dec的斜率穿越零分贝线,并具有一定的宽度,以保证足够的相位裕度和幅值裕度,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高频段表征系统的复杂性及噪声抑制性能,高频增益应尽可能小.以便减小系统噪声影响。若系统原有高频段已符合要求,则校正时可保持高频段不变,以简化校正装置。 按照校正装置在系统中的接法不同,可以把校正分为串联校正和并联校正,并联校正又分为反馈校正和顺懊校正,这些系统结构不仅适用于连续时间控制,也适用于离散系统控制。
F. 控制系统综合与校正的实质是什么
registry error是注册错误的意思,引起这一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游戏安装时版有注册信息未被权导入或者游戏注册文件中有文件无法被注册。可能是注册表的问题,原来安装过但是卸载了,只是卸载不干净,没有清除注册表。下载网上的破解版游戏,安装后可能会出现上述问题。解决方法:可以试试游戏重新安装;部分破解版游戏需要手动安装注册表,看看安装说明是不是没有安装。试试用安全软件清除残留注册表,然后重新安装游戏。
G. 系统辐射校正指什么
你是问CT系统?还是其他什么系统?辐射校正是指对由于外界因素,数据获取和传输系统产生的系统的、随机的辐射失真或畸变进行的校正,消除或改正因辐射误差而引起影像畸变的过程。
H. 经典控制理论中系统校正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根轨迹法校正,频率法校正,参考模型法校正,频率反馈校正,复合法校正——网络知道
I. 控制系统校正方法的校正方式
按校正装置在控制系统中的连接方式,校正方式可分为串联校正和并联校正。如果校回正装置答(传递函数用 Gc(s)表示)和系统不可变动部分(其传递函数用G0(s)表示)按串联方式相连接(图1a),即称为串联校正。如果校正装置连接在系统的一个反馈回路内(图1b),则称为并联校正或反馈校正。图中G1(s)和G2(s)分别表示系统不可变动部分中各部件的传递函数。一般说来,串联校正比并联校正简单。但是串联校正装置常有严重的增益衰减,因此采用串联校正往往同时需要引入附加放大器,以提高增益并起隔离作用。对于并联校正,信号总是从功率较高的点传输到功率较低的点,无须引入附加放大器,所需元件数目常比串联校正为少。在控制系统设计中采用哪种校正,常取决于校正要求、信号性质、系统各点功率、可选用的元件和经济性等因素。
评论 | 0 条评论
登录之后才可留言,前往登录